書單 | 明明很努力,卻一事無成,你需要認知覺醒!!

剛開到書名的時候,還以為又是什麼宇宙能量的書,後來才發現並不是,是一本從自身探索後消滅混沌怠惰意識的書。一開頭就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大腦的組成,為何總是會陷入「明明知道就是做不到,明明想要就是得不到」的窘境呢?根本原因就出自理智永遠在本能跟情緒後面,習慣之所以難以改變,是因為他是自我鞏固的,越用越強,越強越難打破,

很多人會問:「那怎麼辦?」(我也常問自己這個問題!

只要遇到挫折就會逃避的人,最難對抗的就是天然惰性,此書給了一個合理又困難的答案。

透過「知識學習」、「提升認知」、「運用策略」

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育「要有耐心」、「要努力」,但沒有人說「缺乏耐心並不可恥,和道德品味全無關係」,所以 認知規律 就很重要,清楚知道舒適、邊緣、與困難區,讓自己保持在舒適與邊緣界線中,不要輕易挑戰困難!

例如讀書就不要要求背完全部知識,突然想到常會有人問我:怎麼可以日更粉專,每日寫文?我不疾不徐的回答:習慣阿!對我來說日更粉專不是必要,而是習慣,以這種文字儀式感記錄日常跟旅行,是一種生活必須。

於是有人問:該怎麼寫才能引發讀者共鳴?

我心想,為何要有讀者共鳴?自己共鳴不可以嗎?
面對困難必須換個角度去思考,才能賦予行動的意義。

現實中,多數人活在模擬兩可的焦慮中,到底該離職?還是不離職?該減肥?還是繼續肥?書中指出「猜解煩惱,就必須消除情緒模糊」。記住,任何痛苦都不會自動消失!

你想離職的心也不會因為老闆誇你或加薪500就停消,唯一的方法就是正視他、看輕他、拆解他、化解他!當你目標清晰時,行動力就會自動回來了。

書中講到一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重點就是:

讀書,只取全書最觸動自己的一個點,盡可能去實踐、改變。這樣讀書不僅收穫越大,也不會感到焦慮。

這讓我想到為什麼《能不能,轉身就遠行?》賣得很好,應該是大多數的人想朝著書名前進,或許下一本我應該書《能不能,轉身就離職。》大概可以切中很多讀者內心深處的慾望。而《生活中,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》道理應該雷同。

明明是要推認知覺醒,還是不自覺的推了自己的作品,這種坦承,應該也是某一種心的覺醒。

如何成為後設認知能力強的人?

你可以定義自我審視、主動控制,防止潛意識左右的能力。就像同樣一句話,可以有兩種反向的見解與態度,認知好壞沒有對錯,但成功的人通常對模糊零容忍,不會被輕易帶風向,更不會隨波逐流。

讓自己變聰明的秘訣就是:先保持極度專注,想不出答案時再將注意力轉換到另外一件與此毫不相關的事情。

刻意練習有四個要素:目標、專注、回饋、拉鋸,真正的卓越離不開大量的練習,真正的天才都離不開「正確的方法」與「大量練習」。

最近我在使用說書產品,20分鐘就可以聽見濃縮精華,但實際上聽得當下很有感受,聽完就幾乎送回給平台,學習分成主動跟被動,被動學習的聽講留存率大約5%,閱讀也大概佔10%,而主動學習是透過討論實踐,可以將內容在腦中留存到50%,所以知識不能亂送人,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接收到,而為何我喜歡辦實體講座的原因,除了現場互動外,更能將書中的意識傳達到讀者腦海。(不過這只限於自主報名參加的人。

深度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教,當然淺度學習也非一無是處,而是一種知識的窗口,廣度的展現。

學習千萬不要有打卡心態

打卡心態的特性是:學不到,假裝一下,學到了,就立即停止。你可以用記錄取代打卡,真正的學習成長不是「努力,再努力」,而是「回饋,再回饋」,只有不斷的產出,獲得回饋,我們的人生才會獲得真正的變化。

這本書適合給猶豫不決、認知模糊、生活混亂的人閱讀!裡面多句子都很有趣,重要是行動力,才是改變的關鍵!有清晰的思緒,即使短暫怠惰,也是可以馬上從舒適區靠向邊緣,重新往目標邁進。
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oxYo3V

書籍資訊:

Image2B20
  • 書名:認知覺醒: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
  • 作者: 周嶺
  • 出版社:發光體
  • 出版日期:2021/09/29
  • 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oxYo3V
雪兒Cher
雪兒Cher

台灣桃園的作家、心懷自由流浪者
相信孤單也是美好
合作請寄信至[email protected]

文章: 10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