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隆 | 走一趟山與海間的基隆西岸文化路徑吧!

IMG 1874

這幾年國內旅行吵最兇就是旅館房價費用高,衍申出「窮到只能出國玩?」的聳動新聞標體,主因新冠疫情被困三年間,朋友一年可以去三次墾丁,暑假期間人流塞爆澎湖跟金門。同時發現從北到南,台灣多數景點、老街、夜市、風景區彼此差異不大,加上近年物價、房價連番上漲,旅遊既然都要花錢,相對來說,出國旅遊的新鮮感與物價落差,對於國人吸引力大增。

不過,在抱怨高房價同時,其實,在地的觀光方式也逐步有了多元的轉變。從吃喝買的定點消費觀光,趨向文化與產業跟在地生活的結合,不見得非要「名氣夠大」、「景點夠厲害」、「配套多完善」,只要這這個地方的人對該地特色的產生共識,有資源共生的理念,就有可能帶動地方經濟與觀光產業發展,這個新的趨勢就叫做「文化路徑」。

什麼叫做「文化路徑」?

2024 04 01 01 47 56

所謂文化路徑,並不是真的有一條路,跟地方營造、觀光更沒有直接關係,全世界第一條文化路徑就是大名鼎鼎聖雅各・德・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(El Camino de Santiago),即使不是宗教信徒也想為了體驗主題事故事而啟程。

根據關鍵評論網一篇網路文章,作者曾令懷探討文化路徑,就他觀察,指出文可以透過「體驗活動」、「說出公共性」,以及「地方認同」拉近好玩跟永續的平衡,這三點也可以讓來參與的人產生共鳴,帶回故事,並延續這裡的生活價值。

基隆西岸文化路徑的誕生

四年前,我就參與基隆西岸碼頭 -找回消失的百年記憶的導覽,從和平里防空洞與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,再到附近知名的仙洞巖與佛手洞,最後走訪白米甕砲台與基隆燈塔,也是那時才知道,原來這兒是清法百年戰爭的古戰場。

那時,邀請人雞籠卡米諾MiKe,剛投入基隆地方創生沒幾年,他告訴我:2013跟2016年他分別走過兩次西班牙朝聖之路,第二次還帶爸爸一起前往。朝聖之路對他的啟發很大,最後MiKe決定放下台北穩定工作,回到故鄉重零開始。他想讓基隆這塊土地除了大名鼎鼎的廟口夜市外,還能讓更多旅人帶走這塊土地的故事與記憶。

百年基隆,是台灣土地的頂點,也是起點。經歷清法戰爭、日治時期的港區繁華,當時大船排隊入港的榮景總是讓當地人津津樂道。不過隨著商港遷移,港口迎來數十年沒落,青年子弟南飄討生活,東岸到西岸的碼頭聚落,人來人散,人走茶涼,對MiKe是真實的成長經歷,他想找回基隆人的曾經榮耀感。

四年後,MiKe的團隊逐漸從一條文化體驗,分布到不同的路徑支線,所謂的文化路徑不是讓觀光客只來一次打卡拍照就好,而是可以來十次,來一百次,都能感受到更真實與深度的體驗。

基隆西岸的文化路徑體驗

今年三月,我再次邀請到碼頭聚落太白莊走文化路徑,不同以往東岸走到西岸觀光導覽,聚焦太白莊這單點,反而有很多細膩方式可呈現,這次半日築港碼頭體驗,著實讓我驚豔,兩個小時的路線導覽,彷彿感受在地居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酸甜苦辣。

十點先在山坡下公車站集合,從公車點望過對面就是貨櫃港區,導覽員指著站牌後面約一個人高的磚牆問大家:「知道這面牆是什麼意思嗎?」許多人都猜不出所以然,導覽員最後揭開謎底回答:「太白莊前這條路以前是車水馬龍,各種貨櫃車、卡車來往,怕居民發生交通意外,所以築了這道牆,只能走裡面,不能走外面。」聽完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,並連結到這裡過去是該有多繁榮。

接著往上走會經過一個看似民宅,卻是當地土地廟,廟宇正對港灣,擁有絕佳視野,一覽整個港口風光,旁邊民宅階梯重重,導覽員說:「上下樓梯就是基隆人的日常,基隆人的小腿肌肉都特別發達。」這裡幾乎都是老房子居多,住的也都是老人居多,隨著港區遷移,青壯年也都遷移,因為人口少,這裡沒有便利超商,沒有連鎖餐廳,沒有藥妝店,往上走就是山,往下走就是海,幾家雜貨店,幾家小吃店,就是這兒的全部。

繞過坡道,來到白米甕砲台遊客中心,除了將砲台及基隆相關旅遊資訊傳達給遊客,還提供五星級的廁所體驗,往上走就是砲台古蹟,週末是許多人野餐、約會好去處,往外可看到引水人駛著小船將大船迎入港的畫面,夕陽時分眺望著基隆嶼,海天一色的美景讓人心醉不已。

活動最後,來到碼頭文化協進會,了解太白莊過去發展樣貌與港口共生的關係,以前太白莊的家庭都很窮,成年男子是外地到碼頭打工的苦力,港口繁榮時,大約有六千多個工人在這裡討生活,於是工人家庭一戶一戶沿著山坡往上蓋,孩子大多都穿過美援的麵粉袋,婦女則在家裡客廳做起縫紉手工,碼頭工人常流行一句話「維護港口榮譽,不得收取小費」,如今也變成了很有歷史趣味記憶,導覽最後也用這句話印在帆布袋上,給走過太白莊文化路徑的人,不只是留念,更是故事的延續。

下午體驗另外一場高遠新村文化路徑導覽,請出眷村老奶奶們的當家手藝,教導大家如何製作好吃的開胃醃瓜,製作的過程,老奶奶不停分享曾經在眷村生活的點滴,那時候住這兒的遍及大江南北,家鄉料理也是啥都有。山下走訪歷史記憶的築港基念碑,親身參觀石壁鑿出來的防空洞,不小心還會撞到正在歇息的小蝙蝠。

基隆碼頭聚落文化路徑,是否可以成為下一條朝聖之路

結束後我激動地跟MiKe說:身為一個連續多年都來基隆西岸參訪的旅人,這次太白莊文化路徑是最完整,而且沒有負擔的。無論是時間還是節奏都掌握得非常好,就連最後的體驗也讓我非常的喜歡,很適合戶外教學、或是團體體驗,有一種深入在地又不帶沉重氣息,也不會一整天跑很多景點,讓身體過於疲憊。

不過,一條好的文化路徑,不可能千年不變,萬年不改,文化,是跟人息息相聯的,也是跟生活所串連,必須找到符合現實,才能產生地方認同,將體驗轉化成為好的記憶,才能延續。

有機會,請親自走一趟西岸太白莊,預約一場文化路徑,你會發現,國內旅遊也有很優質的選擇。也謝謝 雨文工作室、雞籠卡米諾、基隆市政府、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、基隆碼頭文化觀光協進會舉辦文化路徑活動。

434328988 860554726085668 9096674682248904058 n

相關資料

導覽需求請洽 雞籠卡米諾

參考文章

「文化路徑」是什麼?它又能為觀光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思考? 曾令懷

雪兒Cher
雪兒Cher

台灣桃園的作家、心懷自由流浪者
相信孤單也是美好
合作請寄信至[email protected]

文章: 10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