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的減法過程,去明白限度的生存後,如何把錢花在自主的人生中

退休的生活大概是怎樣呢?
不用汲汲營營工作的日子到底會怎樣呢?

因為疫情關係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出門,還開始念書、種花,想想這不就是曾經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嗎?時間推回到數年前裸辭的那周,決定用幾十萬的存款展開第二人生,光是每天早上不用推開鬧鐘,提著半閉的眼皮去上班,一切都讓人覺得前途光明。

這篇不是個炫耀文,是一個離職去旅行,接下來來擔心受怕沒飯吃的實際的案例,也不是一個醒世文,因為五年後的我,還是過著同樣睡到自然醒的日子,我接受了最低限度的生活,不確定的收入,還有很愛碎碎念的老母。

從自助旅行開始,踏出自己承擔的那一步

一切的改變,源自多年前的打工度假遠行,出發前充滿激動與興奮,出發後則是充滿挫折跟崩潰,原本期待一段自我改變的旅程,後來發現是自我毀滅的過程。

年輕的我,總是追逐「滿」的生活型態,行程滿檔、朋友滿檔、工作滿檔,到了國外突然間剩下了我還有一堆陌生旅人,因為打工的收入有限,想去的地方無限,開始學習「減法」的海外生活。

海外的減法生活,沒有浪費,就不會浪費

在國外生活最大的開銷就是住宿費用,住宿找最便宜的青年旅館,或是AIRBNB民宿以包月的方式,自備睡袋跟所有盥洗用品,所有民生用品都只買最便宜的品牌,食物則一周買一次,每次都要貨比三個品牌,絕對挑特價、大特價、買一送一商品,最常吃的就是高麗菜、義大利麵跟雞肉,每一次煮菜都裝滿5個飯盒,每個飯盒裡面的菜絕對不浪費,衣服絕對是穿到破才買,偶爾會買些小小的奢侈品讓自己開心,原則上以實用為主。

在國外,我過的是最低限度的生活,卻擁有了無比的自由,多出來的錢就準備接下來的旅行,也沒打算豪爽的享受,學著自己煮,搭便車,沙發衝浪,省一點,就能走多一點,少花一點,就能在國外活的久一點。

慾望歸零,生命才可以重新出發,回來也想把自己歸零

旅途中我要的真的不多,我不害怕明天沒訂房會找不到沙發睡,也不擔心下一秒東西掉了或是被搶,把心態跟生命歸零,隨時都可以重新出發,只不過這樣的生活可以用在回家後嗎?我很擔心無法適應鳥籠裡面的現實,更多是別人質疑的眼光。

不過內心變得堅強的我認為,質疑的眼光從來都只是路過的陌生人,真正能影響內心的是自己,能選擇怎麼過生活的是自己。出走前他們害怕你會受傷,因為他們也害怕受傷跌倒。歸來後他們不過於討論你的旅行,因為你的旅行並不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,也並不是他們嚮往的生活。

也才明白當初看了一堆書,問了一堆人,內心還是搖擺不定的原因,不是因為「選擇」對或錯,而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。

選擇承擔的生活,才能離開錯的谷底

一直以來,內心不堅定的我總覺得別人說的都是對的,不相信自己內心給的答案,把時間浪費在徘徊跟猶豫上,直到旅行中我遇見另外一個自己,她告訴我「你的生命已經到達谷底,何必再去相信別人的眼光?走你自己喜歡的路,就算崩潰了一千次,那也只是你去承擔而已。」

世界不缺1000萬個酸民,卻少了1000個坦誠面對自己的錯誤的人,總有人喜歡在我的文章下面留類似的酸言,例如你單身沒有負擔才能這樣到處旅行,或著是你又不需要養家負擔房貸等等言論,搞得好像「旅行」是門高檔生意,一般平民無需想像,他們也沒想到我「承擔」的是單身、自由這回事。

減法生活,就是把你覺得重要的時間跟金錢花在你想要的人生中

歸來後工作數年,趁工作空檔去了許多國家,顛覆了出國要花大錢的思維後,總有人會在下面留言,旅行幹嘛何必把自己搞的窮酸模樣,女生獨自旅行太過危險的言論,搞得好像「旅行」應該是門享受,窮遊背包是拿生命安全去遊玩,他們也沒想到我「承擔」的是睡機場跟獨旅的風險。

放下工作,是因為知道自己有足夠的資產存活好幾年,許多人都以為我是為了「旅行」而離職,羨慕接下來我要飛去哪裡度假,但我從沒忘記初衷,選擇我所愛,愛我所選擇。

學習為自己生活,而不是為自己去旅行

旅行兩個字不應該只是「逃避」現實的代名詞,應該也可以是「生活」的一部分,我把大部分的存款拿去旅行,文字賺到的錢也全部視為下一趟的旅費,原本以為會很快花光存款,沒想到每趟旅費都還能剩下繳電話費、伙食費跟網路費。

因為肺炎的關係,打破了我整年的旅行計劃,有些人問我「怎麼不去打工?」答案是,還沒有經濟壓力要去做勞力工作,維持限度的生活,反正我的慾望除了旅行外,也沒有其他了。

最近也有人問要不要去紓困,我笑笑說不用,紓困是給有需要的人,不是給我們這種還有閒錢出去玩的人,有人問怎麼跟我一樣,我認為不要把自己困住,就不需要別人來幫忙。學會「承擔」自己的選擇,重新學著生活,限度的生活不會是一輩子,但卻是你走出改變的開始。

這幾年,我一直都在實行「夠用」人生法則,衣服夠穿,就不要多買,相機夠拍,就不要多買,東西夠吃,就不要多買,所有東西,有需要就買,沒有需要,不要貪小便宜,自然而然房間不會堆積過多「無用的物品」,書架若不看的書,也會清出去二手書店,衣服若不穿,會給二手的衣物商,錢若多出來,我會存在銀行,或著開始投資理財。

這個世界原本就是貧富不均,但你不需要過度在意,越是比較的人生才真正需要被紓困。

雪兒Cher
雪兒Cher

台灣桃園的作家、心懷自由流浪者
相信孤單也是美好
合作請寄信至[email protected]

文章: 1009